琅琊新闻网10月8日讯今年5月,临沂兰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聘请548名熟悉基层情况的村支部和社区优秀青年担任食品药品安全。兰山食药监局对新聘任的进行理论知识和现场综合培训,并与其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他们的职责:日常巡查,及时掌握村(社区)内“四品一械”安全动态;协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和,向监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协助监管部门宣传有关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法律法规和知识。
目前,548名正活跃在兰山区食品药品监管一线,他们在填补基层监管所执量不足的同时,也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食品安全战”。
场景一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0月1日,结婚的好日子。当天,兰山区枣沟头镇平和庄村民张春华家办婚礼,村支书跑前跑后,他不仅要帮忙招呼客人,还兼任着另一个身份——食品药品安全。
上午11点,亲朋好友们陆续来到张春华家,可早就忙活开了。他一会儿走到后厨看看饭准备得怎么样了,一会儿来到院中拿起碗筷检查是否洗干净了。
“你是切菜的,手一定得洗干净啊。还有这两棵白菜闻起来有点儿变味了,可能是变质了,一会儿扔了吧。”对负责切菜的村民说,“可不能因为一两棵坏白菜,把大伙肚子吃出啥毛病来。”
快到12点了,4盘凉菜陆续端上了桌。“这个藕片怎么颜色这么深,你们等会儿,我让人换一盘去。”招呼上菜的年轻人给这桌重新换了盘凉拌藕片。
下午1点左右,乡亲们吃得差不多了,起身准备回家。“这顿婚宴真不赖,味道好不说,干净卫生让人放心。”饭后,大伙纷纷对这个食品药品竖起大拇指。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很少注意饭菜质量和卫生,免不了有些过期的食品上桌,村民吃了回去闹肚子。”说。经过培训上岗,他兼职做村里的食品药品安全,谁家举办红白事都到场监督,从备菜到上桌,哪个环节都得照看到。“现在从没出过事,大伙吃得高兴我就舒心。”露出憨厚的笑容。
场景二他们是“最挑刺的人”
9月下旬,兰山区连强超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在一位身着的执法人员指导下,抽查了货架上摆放的食品,他们看生产日期,查“QS”标志,看厂名、厂址,一边叫导购员把该食品的进货台账找来,一边填写《兰山区食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据了解,这群“客人”是兰山区食药监局培训的第二批食品药品安全队伍,到超市进行现场培训,锻炼自己的“火眼金睛”。
“现在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们,三天两头来超市巡查,一发现有不合格食品就让立即下架。”导购员夏祖艳深有感触地说。
“要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无盲区,就必须发动群众打一场。聘请食品药品安全,就是吹响了食品安全战的号角。”兰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上官兰香说。
场景三他们是“消息最灵通的人”
“这段时间买的牛肉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了,以前买来的牛肉放在冰箱里,总有很多水留在塑料袋中。”家住花园的方女士高兴地说。
原来,今年9月上旬,枣沟头镇花园食品药品安全吴成文向食药监所反映,西外环有几家摊位出售牛肉时,摊位周围总是湿漉漉的一片。执法人员前往检查,发现朱某、刘某所卖的鲜牛肉有问题,于是将二人当天销售的牛肉抽样,委托临沂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对牛肉的水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二人销售的鲜牛肉水分含量为81%,超出了国家的小于或等于77%的要求。9月底,两商户分别缴纳了罚款。
兰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上官兰香自豪地说:“聘请农村,把监管触角延伸至基层,让切实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节约了行政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了他们,我们的工作压力小多了,原来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我们所里仅有的2个人一齐上阵也要半个多月,现在这些事情就可以由们代劳了,我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重要的事了。他们是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一支队伍。”枣沟头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李青深有感触的说。
场景四他们是“最热心的人”
10月7日一大早,大朱坞社区的刘治梅就来到前楼张大娘家,“大娘,听说你昨天在市场上买了一款保健食品,我来帮你看看是不是真的。”热心青年刘治梅正是这个社区的食品药品安全。
“闺女,你瞅瞅。”张大娘递过来。
“大娘,前几天我去食品药品监管所坐坐,他们给我下载了一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国家食药监管’手机客户端,今天还真派上用场了。”刘治梅赶忙掏出手机开始查询。
“今天你买到的是正的保健食品,以后谁要查询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的,尽管找我。”刘治梅胸有成竹地说。
张大娘高兴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了。”
在刘治梅看来,被大家需要是一种幸福。如今能成为食品药品安全,成为社区食品安全鉴定的“主心骨”,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儿。
通讯员李可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