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招聘信息
  • 给老板、富婆招司机?夫妻发招聘广告敛3万元招驾驶员
  •   在网上发布高薪招聘司机帮“老板”开车的虚假信息,面试后却以岗位“抢手”、竞争者众多为由要应聘者缴纳报名费、金等,但等钱收进了口袋,高薪工作就成了永远的“传说”。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间,卢某夫妇就利用这样的诈骗手段成功作案5起,骗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8900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骗子们是如何设局行骗的。

      □商报记者 籽言 通讯员 俞晓芳

      初尝甜头

      国内各大网站广撒网

      频频有“鱼儿”来上钩

      卢某和杨某系夫妻,两人在广州从事个体服装生意,后因家庭生活压力大,卢某突起歪念,想到朋友之前提过在网上发布虚假招工信息可以骗钱,他决定试一试。

      2012年8月,卢某开始在全国各类论坛,招聘网站、地方论坛、分类信息网站上发布酒店招聘司机的信息,并留下自己的手机联系方式。紧接着,“应聘”电话开始频繁响起,卢某夫妇两人就冒充酒店工作人员,和对方说是给老板、富婆招聘司机,并通过网络搜索出招聘酒店的地址,让应聘者前往面试,之后就以交报名费、金等为由让对方汇钱到他们的指定账户上。

      一段时间下来,平均每个月能接到三十几通应聘电话,并成功骗取王某等四人报名费、金共计人民币8900元。

      再获甜头

      面试官面试不见影录取后要求交1000元押金

      卢某几次得手后,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一有空就注册各类网站账户,将信息铺天盖地地撒出去,等待更多“客户”的上钩。

      2013年7月10日,25岁的常熟小伙吉某在家上网的时候看到本地某论坛上卢某的招聘信息,工作内容是在常熟某大酒店接送顾客,月薪3300元加提成。殊不知,这条招聘信息正是卢某发布的。由于该酒店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且收入可观,吉某于次日拨打了网页上的招聘电话,对方立即答应安排参加面试。2013年7月12日,吉某按照说定的时间来到招聘信息上的酒店大厅,并再次拨通卢某电话。电话里,卢某说面试官正通过酒店进行面试,吉某只需在大厅活动即可。10分钟后,吉某被告知已经通过了面试,并要求其第二天带身份证、驾驶证和车钥匙押金1000元去报到。

      越骗越多

      要你汇款理由层出不穷 开工还要给领导塞红包

      2013年7月13日,吉某准时到酒店报到,并接到卢某电话,说押金需通过银行汇款收取,并短信告知了汇款的银行账号,吉某随即就汇了1000元过去。等钱到帐后,卢某妻子又冒充酒店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吉某,并以安全金、合同入股费、合同违约金的名义让吉某三次汇款3000元、5000元和2000元。

      已经交了钱的吉某不愿失去这次工作机会,便再次将钱打了过去,并要求能尽快上班。但得到的回复却是,提前安排工作需要塞3800元的红包给领导,卢某还以晚上有一个大客户可以拿到1000元提成为诱饵。急着开工赚钱的吉某便又一次相信了卢某的“承诺”,将3800元再次汇了过去,而等来的结果却是晚上派发的工作临时取消。

      东窗事发

      高薪工作成烧钱无底洞

      要求退款还得要你掏钱

      交了上万元,工作却迟迟没有落实,吉某开始起了疑心,要求卢某退款,而对方则不慌不乱,再次以退款要交20%退款手续费为由,要求吉某打钱过去,总计下来,吉某需要支付手续费2200元。

      为了尽快拿回自己的钱,糊涂的吉某再次了卢某的话,立即将2200元汇了过去。当再次问起退款的事情,卢某又以领导同意退款,但只能退整万为借口,要求吉某再次汇款3000元凑满2万再退还。越陷越深的吉某怕钱拿不回来,又给卢某汇过去3000元。卢某在收到3000元后,承诺5分钟内可以退换,但却再也没有任何音讯。此时,吉某恍然大悟,意识到2万块钱是不可能被退回来了,才到当地报了警。

      2013年7月31日,机关根据线索在广州白云区将卢某夫妇抓获,到案后两人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并退出全部赃款,发还被害人。

      提醒

      网络求职请多多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陷阱

      常熟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卢某、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系共同犯罪,应依法分别予以惩处。两人利用互联网对不定对象实施诈骗,应酌情从处。被告人卢某、杨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且本案赃款已全部退出,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据此,常熟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卢某、杨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十个月,并处罚金。一审宣判后,卢某表示自己的行为给被害人带来了经济损失,恶化了整个社会,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同时也大家,天上绝对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通过本案,提醒广大应聘者,通过互联网、短信、广告等公共途径获取招聘信息时要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应聘前尽量对招聘单位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核实,而当招聘者要求支付押金时,更要提高。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