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匆匆那年》的上映,作家九夜茴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昨天下午,在南京凤凰国际书城的签售会前,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她。在她看来,80后的青春大多是平凡的,但无论多么普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她希望能做写下这些故事的人。
实习生 王慧 现代快报记者 郑文静
畅销书作家学的是财务管理
因为写作《花开半夏》《匆匆那年》《初恋爱》“青春三部曲”小说,九夜茴拥有了很多年轻读者。
和很多80后一样,九夜茴有着平凡的成长经历,平凡到你无法用搜索软件找到她在首部作品《花开半夏》问世前的痕迹。和很多80后不一样的是,这位喜欢写作的姑娘高考作文得了满分,进了大学,却学了财务管理。
“我家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历代都是读书人,所以一直有阅读的传统。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住在的四合院里,天天看的都是柜子里那些很古老的书,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对繁体字没有障碍。喜欢看故事,也喜欢给小伙伴讲故事。”
但少年时代的九夜茴,却并未将讲故事和写故事看做一件特别认真的事。“十几岁的时候我写了爱情,也写了武侠。当时写武侠小说的那个本子现在都还留着。很多同学有我当年的手稿,甚至比我本人留着的都多。”
虽然喜欢写东西,高考作文又是满分,但是当九夜茴表达出想学中文的愿望时,喜爱阅读的家人却开玩笑地说,中文这么多年可就出了一个曹雪芹。
就这样,本科和研究生时代九夜茴都学的是财务管理,兜兜转转,如今她还是做了一个写故事的人。
专注于“青春写作”
对于专注于“青春写作”,九夜茴觉得,这是因为她对青春这个人生阶段的浓厚兴趣。
“我的青春不是浑浑噩噩就过去了,那时候我每过一年就觉得,哎呀,又过去了特别美好的一年。”对于青春阶段的着迷,终于在某一天,让她忍不住了。
“那时候我还在上学,跟我弟弟一起学车,无意地在纸上写了个故事大纲,回来发到网上,突然好多人不停地追问什么时候更新,特别想看。我就开始写,不知不觉就写出了十万字,也就是《花开半夏》。”当时的她,只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
“所以好多人觉得我是一个没有出处的作者,因为我不像其他作家那样慢慢积累然后出几部书,好像突然就横空出世了。”
九夜茴笔下的青春唯美而,有些人觉得这样的爱情有些随意。但九夜茴不这么觉得,在她眼里,那个年纪的我们,对待爱情无比认真。我们不说爱,也不说永远,只说喜欢,因为我们觉得那时候的喜欢就是永远。
接下来想写家族故事
对于未来的写作计划,九夜茴已经想得很清楚。她要写写那些过去的、真实的,远远古老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
“接下来出版的《曾少年》可能是我最后一本青春文学的书。之后想写写我们家族的故事。那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我爷爷这一代男孩有17个人,女孩有28个,他们真的有好多好多故事。20多岁的时候我就想写,曾经也开过头,但当时对自己产生了质疑,觉得太年轻,承担不了,停下来了。这几年累积了一些资料,觉得差不多了,再不写有些人就不在了。”
对话
“我们这一代没有燃烧,但是我们有匆匆那年”
柒周刊: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作家?
九夜茴:年龄差不多的作家大多数也都成了朋友。如果真要说,我是很喜欢刘和平老师。看他写的东西会感叹,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刘和平啊,是很伟大的一个作家。
柒周刊:相对于《致青春》、《那些年》,你觉得《匆匆那年》有什么区别吗?
九夜茴:《那些年》可能讲的是年轻人的故事,《致青春》中赵薇把整个时代都往前挪了一下,感觉更70后。我很喜欢一位读者跟我说的话:“我们这一代没有燃烧,也没有血色浪漫,但是我们有匆匆那年。”
柒周刊:对于《匆匆那年》的男主角陈寻,有些读者比较嫌弃他。为什么把他塑造成这样?
九夜茴:我想说,我们中的谁能和十六岁喜欢的那个男孩走到现在?会有,但几率非常小。我自己始终不讨厌陈寻,而且在我自己的匆匆那年,我肯定是喜欢陈寻的。每个学校都会有类似的男孩,他向你伸出手的时候,你没法。而且不管他喜欢你也好,还是你也好,他都是真诚的,并不是,那个时候只适合于感情,而没有其他的东西,就是很单纯的。像导演张一白这样的一些男人看完后都唏嘘不已,因为想起了自己当年造过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