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电子科技大学的重庆三胞胎兄弟会拉一手漂亮的小提琴。华西都市报供图
本周,四川高校将陆续启动高校新生报到工作。22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活动中心,该校学生交响乐团的大一新生提前集合训练。这时,3位长得一模一样的小伙子,每人提着一把中提琴走进训练场。他们同样有1米7左右的身高、黑黑的皮肤、卷卷的头发。这一幕,让在场的新生们惊呆了
这3位小伙子,就是今年电子科技大学招收的三胞胎:白冠麟、白亚鹤、白季蛟。他们来自重庆江津区。
测式时老师摸不着头脑
三兄弟言语不多,但介绍自己都不会忘记:我们的名字就是“冠、亚、季”、“海、陆、空”。
1994年12月29日,白冠麟、白亚鹤、白季蛟三兄弟出生在江津区。6岁时,父母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一开始学的是小提琴。高考头一年,他们开始攻克中提琴。
三兄弟不仅文化成绩远超一本线,艺术特长也受到考官的青睐。
直到现在,测试中的趣闻让老师们还津津乐道:当天,考生们一个个喊号进考室。首先叫到的是白季蛟,他考完出门老师又喊下一号。
长得一模一样的白亚鹤进来,老师疑惑地问:你怎么又来了?
小伙子只说:“我不是前面一个”,询问才知是胞弟。
白亚鹤走后,老师又喊到下一号,白冠麟进来了。这次老师又“摸不着头脑”了: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怎么又来了?
教授用镜框辨认三兄弟
如今,三兄弟分别被录取到自动化专业、经济管理复合实验班、微固集成电设计和集成系统专业。
“因为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是在一个学校,性格也有很多相同,大学就想选择不同的学院,这样能保持相对的吧。”老三白季蛟说,因受舅舅影响,三人从小就喜欢电子类产品,所以早就相中了电子科技大学。让全家人更高兴的是,电子科大学生艺术团对学生培养非常扎实,还经常有出国交流的机会。
这几天在乐团,三兄弟的长相的确把教授张旭难住了。最后,张老师才想到一个办法:老大的眼镜是黑边的,老二是红边的,老三因为度数不是很高却也戴黑边的,不要戴眼镜。
体谅父母先用零花钱
平日父母对兄弟三个严格,体谅父母的他们目前都花着压岁钱,“以后不够爸妈再转账吧,我们三个有时谁不够就借用一下。”老三笑着说。
每年暑期,父母早早就对他们做好了“分工部署”,家里打扫卫生、煮饭、洗衣服、洗碗这些家务活,由哥仨一手包揽。过去常听说,双胞胎、多胞胎可能有心灵。三兄弟倒不是特别有感触,“只有一次,我们不在同一个班,却先后接连感冒了”。
由于长相一样,今年暑期到驾校学车考试,其中一个老是考不过,有旁人出馊主意:“让你哥呀!”好在弟弟本人不同意,“我们不钻这样的,况且现在很多都是指纹识别了呢。”据华西都市报
三胞胎父亲的教育经验
昨天,三兄弟的父亲白黄葵在三兄弟的母校江津中学,向广大家长分享其教育经验。此前,他已收到电子科大的邀请,将于今日启程,作为新生家长代表参加电子科大新生开学典礼。
教育方法
“从小他们”
1994年12月29日,白冠麟、白亚鹤、白季蛟三兄弟生于江津区金泉乡。三兄弟“冠、亚、季”、“海、陆、空”式的名字,是现为江津区几江员的父亲白黄葵亲自取的。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他们能在不同领域有各自的发展。而这次电子科技大学为他们安排的相互不覆盖的不同专业,正好迎合了白黄葵的这种期待。
在白黄葵心目中,始终将孩子的培养看作一个工程。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方面的培养。于是,让三个儿子从小就有观念,成为教育的第一课。
白黄葵印象中,只打过一次儿子,更多的是书信交流。白黄葵和妻子郑传梅常把想对儿子说的话,写在信上放在儿子枕头上;下班回家后,他们能在餐桌上发现儿子的回信。至今,每个儿子的手中,都能拿出一叠与父母的“通信”记录。
才艺培养
“老二老三的琴是我教的”
三兄弟6岁时,白黄葵就让他们开始学拉小提琴。
不过,当他将三兄弟同时带到知名小提琴老师何国明的面前时,对方却告诉他,花钱很多,最好不学。
不过白黄葵想了个办法,只交一个人的学费,让老大白冠麟学琴。每次他都陪着一起去,在白冠麟接受指导时,他就在一旁边听边记;回到家后,他再充当老师,将“课堂所学”转授给白亚鹤、白季蛟两兄弟。
一次,他出差,由孩子的奶奶带老大去,顺便也把老二老三一同带去了。在何国明检验完老大的“作业”后,同去的老二老三也嚷着要拉。没想到,两兄弟并不比老大拉得差。何国明此后承诺,同时教三个孩子,只收一个孩子的钱。
教育成本
“遇到贵人帮助铭记于心”
白黄葵已经记不起为三个儿子的成长付出多少资金,直到今日,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并不乐观。
三个儿子出生时属早产,体重都只有2斤8两,营养严重不足。因此,仅仅是生育住院的开销,都花费了1万多。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为他们初高中择校和学习小提琴才艺,白黄葵每次的投入,也是数万元计。而这一次三兄弟入学电子科技大学,也要一次性支付学费上万元。
不过,在儿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贵人帮助,白黄葵一直地铭记于心:给儿子喂过奶的好友的妻子,儿子就读初中巴川中学的胡校长,高中免费给儿子补习生物的年级主任孙华权,免收小提琴学费的何国明,免费教授中提琴、在儿子高三功课繁忙还亲自乘坐公交车来江津教学的赵龙
重庆晨报记者 卢雨 廖怡飞 实习生 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