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这一周,发生了不少有趣、引人深思或者叫人悲伤的新闻。我们撷取了其中一些故事,邀请评论员们谈谈各自的观点,给予平凡抑或非凡视角的解读
裸官绝缘一把手
晨报:时下,裸官正成为关心的反腐热点话题。近日,中国青年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搜狐网,对3055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的身边有裸官吗”的在线调查显示,59.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就有“裸官”,12.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27.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朱四倍:裸官不得担任一把手是一种,是制度底线,因为这不是治理裸官的根本之策。要真正管住裸官,从根本上说,应从官员财产公开入手,提高决策的透明度,让群众起到监督官员特别是监督那些裸官。因为财产申报可以实现一个官员由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接受监督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使监督者便于行使监督,而且使被监督的国家官员在心理上时刻感到自己是处在监督之下,打消他们的犯罪心理,进而防止裸官现象的上演。从深层次来说,裸官不得担任一把手就是在把监督官员的交给。就当下社会氛围和制度来说,又有什么办法比让监督官员更能发挥效力呢?
环保局吃排污费
晨报:记者在部采访发现,因为有“排污费”的收入,环保局成了创收余地大的“好单位”,人员严重超编。河南一位县环保局长透露,“县环保局目前有157人,其中行政编制11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24人,剩下的人均为自收自支人员。他们吃什么?只能吃排污费。”
晴川: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当执法者与被罚者之间存在利益勾连,防治污染必然沦为空谈。既是“衣食父母”,就得赡养报恩。报恩方式,可想而知。现实中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替企业说话的勾肩搭背百出就是证明而结果必然是,排污企业气焰更盛,给造成更大危害。改变扭曲的关系,斩断执法者与被罚者之间的利益链,唯一办法就是不依赖排污费过日子。这一方面要拓展筹集资金渠道,同时,精简人员,改变机构臃肿现象,而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排污费返还机制上的弊端。而这,显然不全是环保部门的事。不认贼作父,不养虎为患,就是给真正的“衣食父母”最好的。
片面解读幸福观
晨报:在15日出版的一份中,财政部长楼继伟撰文称,部分部门过分相信自身干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平衡反应过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人为制造波动。同时,他认为,如果过多靠国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奋斗,幸福感亦会打折扣,不可持续。
罗志华:楼继伟所比喻的“不归之”,指的是以过度干预市场来增加财政收入,然后以大规模的再分配,来实现结果公平,这个结果公平,就应该包括国家福利。连贯地解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家给予福利,如果以过度干预市场为前提,这样确实不可持续,对未必是福,幸福感也难免打折扣。以笔者的理解,认为国家福利固然越多越好,但福利需要财富,而财富增长如果建立在正常的市场秩序之上,相应增长的福利就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如果财富的增长靠的是对市场秩序的,则当然不可持续,最终将折损的幸福感,甚至不客气地讲,当不健康的财富增长难以为继时,国家福利就可以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巨大风险,危于累卵,谈何幸福可言?
食品安全标准硬
晨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工作安排》提出,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建设。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
锋:我国的食品安全现行标准有几千项,但政出多门,农业、卫生、质监等部门都有标准,标准庞杂、分散、凌乱、模糊,一些标准还相互“打架”,缺乏确定性和权威性,有时,监管和企业自律会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有时,监管部门和企业执行的标准还会前后矛盾,让人费解;有时,企业会对标准的制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甚至标准,导致标准过低或倒退。这几天正在发酵的农夫山泉执行标准不如饮用水标准事件以及之前的立顿茶农残风波、螺旋藻片超标事件等食品安全争议,均出标准混乱的问题。打食品安全的铁须得标准硬。食品安全标准是监管的基础,只有标准全面、科学、准确、与时俱进,监管才能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究”,监管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而食品安全才能有保障。因而,必须加快清理整合优化食品安全标准。
如此村官不可用
晨报:近日,网上一则“也摸人妖乳,党群面前立恶表”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帖子矛头直指广东湛江市霞山区代表、兴隆村党支部黄康生,称其出国旅游期间存在从事活动、观看表演、参与赌博等违法违纪行为,帖子还附有两张照片,照片中黄康生与人妖合影时抓摸人妖的乳房,还狂笑不止。
辛木:按理说,黄康生用出国旅游,已经触及,更何况,黄康生还在境外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行为,当地纪检机关理应按关予以处理才是,但事情恰恰相反,当地纪检机关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其写出书面检讨之后,便将事件轻轻一笔带过了。明明是不堪的丑陋行为,当地纪检机关却对他备至怪不得黄康生对于在境外的这些丝毫不加掩饰呢?原来人家心中有数,无论有多么胡闹,当地也只是一笑而过罢了,充其量也不过是写一回检讨违纪成本如此低廉,村干部们哪能不前“腐”后继呢?正因如此,举报者对于区纪委的处理意见极为不满,认为这样做“有包庇嫌疑”,因为“按照,这种情况应该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处分。”可是,违规违纪的村干部众多,真正按照处理的究竟能有几人?
驾校漫天来要价
晨报:随着今年年初驾考新规的出台,驾考项目做了一定变动,考试难度上升了,驾校学费也上涨了,涨幅在200-400元之间。4月15日,记者咨询了西安14家驾校,所有驾校的学费都比去年年底贵了。而外地户口的想在西安学车,学费已涨得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了。
陈国琴:随着新交规的正式施行,驾考难度也大幅提高,当然,这也对驾校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培训成本的提升,驾考培训费“水涨船高”也实乃情理之中。但是,驾考的培训费也不能因此而高得离谱,在价格调整过程中,既要得到物价部门的许可,更要给一本“明白账”。唯有如此,才能让心服口服。然而,由于不少驾校目前处于绝对的垄断状态下,加之其往往与交管部门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利益纠葛,于是,其几乎已经达到了漫天要价的地步,而且,似乎“驾考培训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盲区”。面对这样的尴尬现状,不仅广大驾校要尽可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同时,更希望相关监管部门为其“漫天要价”尽快亮出“红灯”。
一周聚焦
凤凰收费
凤凰古城收“进城费”成为热点。就在同时,一条相反的新闻出现:河南省嵩县宣布自4月30日起,全县范围内所有景区包括5的白云山,分时段、分地域免门票。
我们无需怀疑,凤凰古城收费是为了赚钱。在实施“一票制”方案前,凤凰县就以土地入股占49%股权的形式组建公司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每卖出一张148元的门票,就可以从中获得60元左右的收入。数据显示,2012年,凤凰县共接待游客6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01亿元。如按此游客数计算,收门票后,仅一年的门票抽成就超过4亿元。
河南省嵩县实行免票,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赚钱。嵩县旅游局局长范小红拿去年免门票的收获来解释,“去年十一黄金周后,10月9日至21日,嵩县免门票13天,少收入门票1500多万,但综合收入达到5700多万元,同比增收4000多万元,13天涌入22万人,人数同比增长687%,土特产销售增长了30倍。综合看,游客增多了,经济效益还是扩大了。不要因为一张门票把游客堵到外面,游客进来之后,吃、住、行、游、购、娱都产生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更多收入。”
别以为都是为了赚钱,但赚钱的主体不同。凤凰古城收费,是自己赚钱,对于老百姓,却可能是一场灾难。而河南省嵩县实行免票制,首先赚钱的是老百姓,然后也可以得到相应的税费,应该不会低于此前的门票收入。由此观之,凤凰古城的赚钱是老百姓的利益为自己赚钱,而河南嵩县的赚钱是老百姓和“双赢”的赚钱。
生活在凤凰的居民,就只能因为收“进城费”而减少收入?生活在河南省嵩县的老百姓,也乐得享受日益繁荣的旅游经济?说到底,是因为凤凰的居民遇到了一个不考虑老百姓利益的,河南省嵩县的居民遇到了一个把老百姓发财放在首位的。难道老百姓只能靠,凭运气碰上几个好官? 殷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