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市110指挥中心亲自体验接警明天是110宣传日,警方呼吁:请把“110”留给最需要的人
请记住这21个热线电话,一起给110“减压”
1月10日,是全国第29个110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110,与您携手共创平安”。昨日,在“110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省和郑州市发布了全省和全市110接出警情况,对各类警情进行大盘点。
郑州晚报记者 张玉东/文 周甬/图
现场
市民体验110接警,好紧张
昨日9点,市110指挥中心,不少受邀网友、群众代表正与110作零距离接触。
有一位市民正在换位体验接警工作,坐在接警台前的她紧张得一时方寸大乱,“你问清他在嵩山和哪个交叉口?”“你问下现场是个什么情况?”“你问下她的手机号码?”……在一旁的多次提醒下,这位市民才如释重负地完成了此次警情记录。
不少围观市民说,没想到看似容易的110接警工作,还要注意这么多细节,还要对警情研判,真是不干哪一行不知哪行的难。
数据
去年我省110无效警情
占1/3
昨日,省向社会发布了全省110接处警整体情况。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省各级110报务台共接有效警情约493.4万起,通过指挥中心科学调度,110快速反应侦破各类现行案件6410起,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6343人。据市110指挥中心统计,2014年市110指挥中心平均每天的警情量为1.1万余起(含无效警情)。
大多数接警员因长期佩戴,耳朵磨破感染、溃烂;72%的接警员因用嗓过度患上了咽喉水肿;因长期受到、电话声音噪音,2/3的听力下降。
则说,累一点不怕,最怕的是无效警情占用“生命线”,给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110的社会影响力也渐入。有时遇到堵车,短短时间内会有百余个电话拨打110,还有一些电话,对110表示感谢内容的电话等,客观上讲都不同程度地浪费着110资源。
省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110接警中,有约163万起属于无效警情,占总警情近1/3。恶意、警情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110的正常运行。
盘点
打110的都是些什么事儿
每天有3000多起警情,晚高峰10分钟200多条警情。每天晚高峰和节假日期间最容易发生拥堵的段,主要集中在市区一些施工段和主干道上,如:金水、花园、农业、郑汴、中州大道货站街。
交通警情
占1/3
多以电信诈骗为主,如:通过电话、短信冒充机关诈骗突出,还有犯罪利用任意显号软件伪装110号码市民。
:接到该类电话,及时与当地110联系,千万不要轻易转账。
电动车、电瓶被盗较多,还包括打架斗殴、邻里纠纷、涉案金额较小的案件等。
:尽量使用U型锁等防盗锁具,切勿将贵重物品放置在电动车上,一旦丢失,要及时报案。
停水、停电、自来水管爆裂、天然气泄漏、热力检修等问题
:110资源有限,如果被大量无效和其他民生类警情占用,一旦发生重大警情时,电话打不进来耽误时间,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民生警情
占30%
李钰冰 图
收藏这些电话
把110留给最需要的人
市长热线:12345劳动保障电话:12333
法律咨询电话:12348价格投诉举报电话:12358
环保局热线电话:12369消费者协会电话:12315
国税地税服务热线:12366旅游服务热线:12301
数字化管理中心热线:12319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
举报违法生产、事故瞒报:12350妇联电话:12338
青少年及心理咨询电话:12355高速:68208110
高速公况:12122铁订票热线:95105105
市政立刻办:63827015电力公司服务热线:95598
热力公司服务电话:68890222 68982770
医院预约专家诊疗服务平台:118114
提醒
恶意拨打110要罚款
昨日,省对一些110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布。
案例一:醉酒,中秋凌晨被拘
2014年9月7日18点,济源轵城镇杨某在KTV唱歌期间,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不但不说自己因何事报警,还对110指挥中心接警员进行。后110指令特警支队前去出警,发现杨某喝了不少酒,,遂将杨某传唤至济水治安管理大队。最终,杨某因酒后寻衅滋事,在中秋节当日凌晨两点被“送”进了所,并被处以行政五日的处罚。
案例二:更换电话,2小时内17次
今年1月2日22点04分,一男子向唐河县110报警台报称其在湖阳镇靳庄被人打,并无故张口110接警人员。在当晚10时04分至11时59分,该报警人更换4部电话,共计拨打报警电话17次,严重影响了110的正常工作秩序。成功锁定湖阳镇马洼村金庄组村民王某,经询问,王某对其酒后因无聊频繁恶意拨打110报警电话接警人员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被依法处以行政10日并处500元罚款。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外,报假案事实他人,、故意虚假恐怖信息等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刑法,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