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交通新闻
  • 交通新闻电动车安全出行:推广交强险或添“护身符” 安徽新闻 中安在线
  •   原标题:电动车安全出行:推广交强险或添“护身符” 安徽新闻 中安在线

      记者合肥街头探访,所写有关电动车安全出行的报道刊发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不少市民致电,参与讨论相关话题,记者也专门采访了、电动车商会等部门和机构,希望能为电动车安全出行问题“把把脉”。

      市民:不该违章,但常遇“尴尬”

      80后的小盛是合肥本地人,每天主要靠骑电动车上下班。“闯红灯、、走快车道,类似这些违章行为都有过。”小盛坦言,同事们共鸣颇多,但也有人提出:“违章行车确实不应该,但有时我们也是。”

      小盛说,他每天上下班需经南二环、徽州大道、金寨。由于常常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没有护栏的非机动车道成为机动车竞相挤占的对象。在徽州大道四牌楼段,小盛更是没有非机动车道的尴尬,“常常骑上快车道。”

      而在金寨高架桥沿线,匝道相邻辅道上设立有公交站台。“公交车进站会挤占非机动车道,我们只能跟在公交车后面跑。”小盛说,他见过站台附近多次发生公交车与电动车碰擦事故。

      作为电动车驾驶人,小盛希望规划部门能更关注他们的行驶需求,安排机动车停车位时也要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

      :问题特殊,解决需要“合力”

      作为道交通管理部门,合肥市支队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电动车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与电动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他们的监管力度也一直在加强。

      今年夏天,针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等违章行为,部门就开展过专项整治行动,采用处罚与相结合的形式。该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年还会不定期针对“三小车”开展整治行动,但在执法过程中,电动车身份较为特殊:“他们(驾驶人)没有驾照、行驶证,根据,很难做出较大力度的处罚。”

      以《合肥市道交通安全条例》为主的相关交通法规,是合肥部门对电动车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动电动车安全文明出行,但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参与进来。”该负责人表示,除加大宣传力度外,非机动车道的规划、公共交通设施的设置等方面都要考虑可能会对电动车产生的隐患,比如规划时尽可能设置非机动车道,让电动车“有可走”。

      专家:推广保险(放心保),或是贴身“盾牌”

      昨日,安徽省工商联电动车商会秘书长姚生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合肥电动车产业发展很快,但管理上有些乱。“电动车安全文明出行,除依靠驾驶人外,还离不开生产、管理、保险等多部门配合。”

      姚生龙告诉记者,目前执行的电动车生产国家标准较为落后,新的生产标准明年可能会出台。新标准对车速、安全性要求会更高,如安装超速断电装置等。“这将从生产源头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此外,推广强制购买保险制度,具有一定可行性。”姚生龙表示,合肥的燃油助力车允许上时期,曾被要求必须购买交通强制保险。该保险购买费用价格较低,大多数市民可以接受,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对后续产生的治疗等方面费用保障效果也很好。(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