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交通新闻
  • 市民探讨解决成都打的难问题 堵车是根本原因
  •   “在新加坡,出租车有专用车道么?”

      “没有。”

      对话的双方是成都市交委的某负责人与来自新加坡的同行。市交委的急切态度印证着解决打车难问题的紧迫性。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交委的观点已在此前得到支持。两周前,在《成都市中心城区2010年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出让方案》听证会上,所有的代表几乎都用了同样的句式:要解打的“难”,还须先治堵。而公共交通已被视为缓堵的唯一出。

      解难须先治堵?

      面对市民“打的难”的抱怨,开了11年出租车的赖盛秀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车都被堵在了上。”

      就在前两天,赖盛秀从簇桥送一位客人到双楠,不到10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近一年来,她感觉特别明显:过去一个小时能拉5个客,现在的上下班高峰时段,一小时往往只能拉一个客。

      对于成都市交委对出租车错峰的,赖盛秀认为作用不大,“时间正好是下班高峰期,大量的人集中涌出来,再多的出租车都不顶用。”

      在此前的听证会上,赖盛秀表示担心,新增1000辆新出租车,会不会造成道更拥堵,从而让打车更难。

      一份来自成都市交委的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根据近期调查,高峰时段出租车平均运行速度仅18.32公里/小时,导致营运效率下降了25%。

      “打的难是城市交通拥堵的表现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霍娅敏也说。

      “打的难”还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火爆的车市。26岁的小姚告诉记者,他所住的地方公交线很少,去某地往往需要转好几次车,中间还得走不少,有的公车等很久也等不来。相比之下,开私家车,要方便得多。

      因为打车难,很多人选择了买车。车辆数量的激增又导致交通拥堵,高峰时间打车和出行更加不便。这似乎形成了难解的恶性循环。先治堵还是先解决打车难,也颇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

      [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