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自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梁平县交巡警大队严格贯彻落实《全市农村道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全面解决农村道交通安全问题,近年来全县乡村道交通呈现出“秩序好、事故少、群众满意”畅通平安、和谐局面。 ……
人民网重庆10月8日电梁平县地处西南,以山地丘陵为主,形成了“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的特殊地貌。全县公总里程3033公里,其中农村道2900余公里,约占总里程的95%,75%都是依山而建,盘山而上,道“面窄、弯道多、弯度大、坡度陡、悬崖高”。
自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梁平县交巡警大队严格贯彻落实《全市农村道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全面解决农村道交通安全问题,近年来全县乡村道交通呈现出“秩序好、事故少、群众满意”畅通平安、和谐局面。
谋而后动,管好隐患整治工作
为了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道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今年上1--9月大队组织对辖区内的农村道统一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超载、超员、超速、酒驾、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违规行驶、摩托车不戴头盔和非法安装遮阳伞、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等交通违法20000余件,排查整治基下沉、道防护设施不全、安全警示缺乏、车辆量多质差等各类交通隐患236处。
预防先行,管好农村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交巡警大队以“预防为主、防打结合”,成立了专门的宣传队伍,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开展交通安全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进街道、进家庭、进车站的“七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动画、宣传、传唱安全歌、墙体印刷宣传,短信平台定期发送安全常识和警示语等,先后深入学校、社区授课300余场次,召开交通安全教育专题会议14场次,制作宣传歌曲和动画8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册2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24块,宣传500余,发送宣传短信10万余条。
齐抓共管,管好部门联动工作
众人拾材火焰高,交巡警大队整合地方资源,建立发挥“七位一体”作用,划分责任站点和段,实行站、点、线细化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巡逻,创新“村委会干部+村民”的模式在全县组成了315个“交通安全站”,对乡村道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巡逻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突出重点,管好专项整治工作
大力开展“不超载、不超速、不违法载人、不饮酒驾驶、不无证驾驶、不无牌上”的“六不”打击查处教育工作, 对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惩处。按照“节假日常态管、出行高峰重点管、违法行为管得了、恶劣天气守得住”的原则,加强巡逻和检查,明确管理目标,1-9月签订“道交通安全责任书”1000余份。
律己律人,管好执法工作
交巡警大队在加强素质教育和执勤能力培训,规范执勤执法和监督检查,加强队伍建设,廉政建设,抓好严警强队基础性工作,落实日常管理、监督教育、惩治处罚等各个方面下功夫,真抓实干,全面开展阳光警务,杜绝拿钱放水的事情发生,做到违法必处、违法必纠。
防治结合,管好况管理工作
“村村通”工程使农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显着的改善,给农民的出行带来了便捷,同时也隐藏了一些问题,针对道存在的缺陷,大队通过植树保土、加固基、健全防撞防护栏和隔离墩等措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服务群众,管好车管下乡工作
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旨,组建“邓平寿志愿服务队”,深化“三访三评”中的“大走访”活动,梁平县交巡警利用农村赶集日,开展车管下乡便民服务工作,现场为农民办理机动车年检、上牌、驾驶证等业务,有效地提高了机动车的办证率和年检率,让农民少跑,为群众切实带去方便,今年以来,大队车管所共深入辖区各偏远乡镇200余场次,办理了机动车年检10000余辆,上牌300余辆,换发驾驶证150余个,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解民情、办民事、分民忧、满,促进警民和谐。
梁平县交巡警大队负责人付发亮说,今年以来通过“七管工作法”和“小载体”的有效管理模式,运用“小课堂”、“ 小群体”、“ 小阵地”、着力破解农村交通安全取得了良好实效,成绩显着,实现了重特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全县农村道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上年下降20%,道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5%和12%的成绩。(通讯员 程闻咏 罗汝忠)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