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交通常识
  • 广东大埔红色交通线崛起现代新农村?交通题
  •   中新网梅州6月14日电 题:广东大埔红色交通线崛起现代新农村

      作者 杨草原 陈远辉 丘佳纳

      有着“摧不垮,打不掉地下航线”之称的红色交通线坐落在广东梅州大埔县境内,这条时期的红色交通线曾经留下了中国老一辈家、、、等开国功臣的足迹。它虽然久经岁月洗礼,却了那一段艰苦的历史。

      仲夏六月,中新社记者走进老区,沿着蜿蜒的汀江河和弯曲的山探访了这条70年前时期的红色交通站,当年的棣萼楼秘密仓库和多宝坑小站依然矗立在那里,像百岁老人在诉说着那段的历史。

      大埔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余敏告诉记者,1931年春,中央苏区为做好反围剿、反的准备,利用这里特殊的优势秘密建立了途经潮汕―大埔―上杭―长汀―瑞金的水陆两栖的红色交通线。大埔青溪交通中站为护送转移苏区领导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居住的先讲述了那段故事,棣萼楼曾作为大埔红色交通线上的秘密仓库,他的伯公刘隆发和前辈孙世阶一起接应从上海中央运来的物资,还接待了一批领导人。先带着记者二楼,指着厅里一张古朴的八仙桌说:“总理曾经在这张桌子上喝茶休息了3个多小时”。

      走出棣萼楼,记者来到大埔红色交通线上的青溪镇多宝坑小站。这里客家民居显得有些残旧,但墙壁上的和伟人头像依然清晰可见。多宝坑小站的负责人邹解平称:“据我父亲说,多宝坑小站是大埔青溪交通中站的最后一个小站,与福建市毗邻,曾经有300多名领导干部通过多宝坑小站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为保存中转红色力量做出了特殊贡献。”

      如今,大埔红色交通线周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公,网络进万家,人们告别了千百年来的难行、信息闭塞历史。大埔红色交通线上成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探访红色的遗址,追忆先辈足迹的史证。交通便利的梅坎铁从大埔青溪镇穿境而过,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位做家具生意的青溪村民说:“大埔青溪镇的村民现在大都搬出砖瓦房,住上了两层高的楼房,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村民还开上了小轿车,享受着现代幸福生活”

      采访中,邹解平向记者介绍,后,青溪镇村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今年种了4亩烟树木,烟叶收成之后运到镇上去卖。一亩烟树能赚到2500元人民币,4亩就能收入一万多元,加上其他经济作物收入,不走出大山也过上了幸福安逸的日子。

      昔日老区如今换新颜。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绘就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