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微博网友@汕潮揭公交(微博简介为汕头公交志愿服务队)发表了《给汕头市市长郑人豪的一封》,就汕头市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向市长建言献策,该文一发布,在网上引发热议,被转发300多次和评论100多次。汕头市长郑人豪17日迅速作出批示,称将“召集交通、公交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并借鉴提出改措……适时向来信人和反馈。”
公交系统面临一揽子问题
7月17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服务队。该团队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目前汕头公交系统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全市公交一体化进程缓慢,部分跨区公交价格高,仍然存在地区利益藩篱和地方主义,阻碍公交正常发展。其次,对公交企业的补贴力度不足,部分企业(如汕头公交总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无法购买新公交车,导致公交车数量不足,乘客等候时间过长。第三,部分企业的公交司机的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公交服务质量下降,且导致公交司机流失严重,加剧了公交难等的局面。第四,公交站亭站牌的缺失和破损严重。尤其是作为中心城区一部分的濠江区,站牌仍未与主城区统一,其辖区内的礐石风景区是汕头重要的旅游窗口,破损的站牌严重影响汕头形象。第五,公交线的覆盖面不足,部分公交线设置不合理,既降低了公交的服务质量,也降低了公交企业的盈利能力。第六,公交枢纽站和公交站场规划滞后,导致公交无法与长途客车、火车、飞机等其他交通方式形成有效的联动,降低了城市交通服务质量。
整合资源探索成立公交集团
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整合各公司公交资源,探索公交集团模式。目前,汕头市区有8家公交公司正在运营,除汕头汽车运输总公司之外,其余7家企业(公交总,澄汽总,南翔,深展,南辰,兴达,联南)具备成立汕头公交集团公司的条件。公交集团模式,是城市公交向一体化发展,向高规格发展的必经之。因此,先以汕头市区为试验田,成立汕头(市区)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将在汕头市区运营的公交公司全部并入(汕运除外),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发展,以后再向全市范围推广。
此外,可以通过调整优化线来改善现状。比如,延长第12、第32运营时间至23点,汕头市第12经过汕前经过11街区商圈和星湖商业城,是老市区连接东区商圈的主要线,第32经过金新商圈和即将开业的正大广场。又如大衙片区位于外砂镇中心以西4-5公里,以前的澄海12曾经进入,但现在反而没有公交,变口较多的一个死角,函待解决。结合51营运不佳的情况,优化51线并延长至外砂大衙。
珠三角城市公交服务可借鉴
该团队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省内其他地市不少服务细节值得汕头借鉴。比如第101目前只能刷全程6元和3元(过澄海汽车总站),大部分乘客仍需要自备零钱,这方面可以学习东莞市分段刷卡支付模式。又如,汕头第1、第20使用的是11米金旅空调大巴,但由于目前这两条线实行的是1元票价,所以不给予空调服务,造成空调车不开空调的资源浪费,该团队学习珠海市的管理模式,即采用季节性票价,具体调整为5-10月夏季票价2元、11-4月冬季票价1元。这样避免了夏季开空调造成公司的用油大量亏损,在不开空调的季节降低票价,以减轻市民的出行负担。此外,汕头公交公司较多,报站系统较多较杂,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公交总、南辰公司(第24、32、41、181)、南翔公司(第25、38)、深展公司(第18、28、39、40、102,深展公司报站系统没有潮汕话报站)使用各自的报站系统,而汕运公交、联南公交、兴达公交、澄海公交、大部分潮阳公交、潮南公交、南澳公交、高铁快线没有配置自动报站系统,这方面可以学习广州市统一全市公共汽车报站系统和站牌设置的做法。
市长回应原文
汕头公交乘客导乘志愿服务队7月16日在微博上给我的信,我认真了,深为,深受,充满正能量!汕头是我们共同深爱的家园,目前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积累了多年且亟待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希望有更多热心人士为汕头公共服务建言献策,并共建共享!请耿坚副市长先召集交通、公交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并借鉴提出改措,我安排时间共同研究推动,适时向来信人和反馈。(郑人豪)
·中央巡视组:福建省厅级干部“裸官”较多
·区县查办小官巨腐:违纪违法案要一案双查
·10省份存城建 5省份存土地问题
·涉贪工信局长高速跳车身亡 三大疑问待解
·高清:浙江嘉兴一印染厂仓库爆炸 腾起“蘑菇云”状大火球